在“講政治、敢擔當、改作風”專題教育活動中,銅川市突出問題導向,建立五員、五項制度,將務實、擔當的作風扎扎實實落實到廣大干部的各項工作中。
銅川市耀州區三道溝占地約5平方公里,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這里石頭開采興起,最多時曾有90多家采石采礦企業,持續多年的開采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,近年來,銅川市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深入落實省委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,對三道溝區域實施了總投資1.8億元的生態修復。對山梁荒地采用魚鱗坑、水平溝的方法栽植經濟林、水保林,恢復植被;對開采邊坡采取生態種植袋、客土噴播等措施,種草綠化,既增加了土地資源,又建設了綠色生態長廊。
銅川市三道溝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現場負責人王奔鋒:“前面的漆水河引兩公里的管道,用柴油機把水抽上來,利用噴灌的形式養護,需要8臺到15臺的灑水車一天拉5趟到6趟,7萬多平米的生態帶,還有這個15萬多平米的邊坡全部綠化,這現在已經初步見綠了。”
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他們嚴守建設標準,克服了旱塬缺水、草木成活率低的工程難題,確保了成活率。在生態文明建設中,銅川市還提出了當好“五員”的要求,即在項目建設各環節做好政策法規講解,當好項目前期“宣傳員”;在限時完成環評審批方面,當好項目申報“服務員”;主動聯系上級部門解決審批問題,當好項目審批“聯絡員”;對重大建設項目派專人駐場跟進,當好項目運行“監督員”;對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嚴格把關,當好項目準入的“守門員”。這“五員”的扎實落實,讓當地干部作風有了明顯轉變。
銅川市生態環境局環評科工作人員宋成:“我們由過去的等企業上門尋找轉變為,現在我們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,簡化審批流程減輕企業負擔。截至目前全市共審批環評報告130多件,備案環境影響登記表800多份,審批效率比過去提高了46.2%。”
自我省“講政治、敢擔當、改作風”專題教育開展以來,銅川突出問題導向,建立了專題學習、問題整改、督查推進、信息通報和常態推進五項制度,逐人建立整改臺賬,實行“銷號制”;加強政治督查、任務督查、整改督查,推介典型經驗、曝光存在問題。
銅川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許勝利:“下一步我們將把“講政治、敢擔當、改作風”納入黨建日常工作,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提升教育成果,使各級領導干部能夠真正深刻汲取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,在工作實踐中錘煉黨性,改進作風,強化落實。”
(陜西臺:夏飛 銅川臺:倪田 耀州臺:楊少鋒)